分享经济与商业养老保险,两者之间有何关系?

——

打印本文             

促进分享经济健康发展、确定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,这两项政策同一天部署的背后,实际上是对中国社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一种判断和把握。经济形态变,就业形态变;就业形态变,养老保障变。
  6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有两项社会关注度很高的议题,分别是部署促进分享经济健康发展、确定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措施。两者隔行隔山,表面看相去甚远,但李克强总理似乎更看重两者的关联性。他说,这两件事是挂钩的。
  挂的这个钩,就是“就业”。就业堪称本届政府一系列重大政策部署的一条“主线”。4年来城镇就业人口之所以新增了5000多万,与出台的这些“组合拳”政策密不可分。事实是,这一成就也获得国际机构高度认可。全球著名商业教育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不久前发布《2017年度世界竞争力报告》,其中“就业”和“国内经济”这两项重要指标,中国均排在全球首位。
  分享经济近来在国内“火”,自不待言。依托互联网平台对分散资源重新优化配置,其意义非凡,尤其是对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化解过剩产能。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,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迅猛增长,参与分享人数达6亿、提供服务者人数达6000万人。
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这6000万人当中,相当多是灵活就业、弹性就业。分享经济不仅带来市场业态的一种新变化,也带来了就业形态的新变化。也就是说,它创造的新就业岗位,是通过全新的就业模式来呈现的,而非传统的“一个萝卜一个坑”。
  最具代表性的,一个是滴滴打车,在颠覆传统所谓“司机”这一职业的同时,创造了千千万万新的灵活就业岗位。另一个是猪八戒网,它做成了国内最大的服务众包平台,上千万提供服务的注册用户能够在这里高效率地对接有需求的企业,是一种典型的弹性就业。
  就业形态的变化,必然要求相应的个人保障的变化。李克强在当天常务会上敏锐地指出了这一点。我们传统的社会保障包括养老制度,适应的是传统的企业格局和就业方式,即在一个企业稳定就业,然后拿养老金。如今灵活就业、弹性就业已是发展大趋势,将来分享经济的进一步壮大会对就业模式有更大变革,不可能完全靠统一的社会保障来解决养老问题。
  因此当天常务会上总理指出,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,可以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、促进养老服务业多层次多样化发展,有利于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就业形态新变化。
  不妨这样理解李克强总理所说的“挂钩”:分享经济带来的灵活就业、弹性就业使得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既有必要性,又有可行性;而商业养老保险适应了基于分享经济的新就业形态,使就业者对未来增加了安全稳定的预期。
  这两项政策同一天部署的背后,实际上是对中国社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一种判断和把握。经济形态变,就业形态变;就业形态变,养老保障变。而从根本上说就是:就业稳,则社会稳;养老稳,则人心稳。

上一篇商业养老保险将为居民添实惠
下一篇机遇VS挑战?井喷发展的智慧养老带给安防的一块大蛋糕

——